首页 > > 新闻中心> > 新闻详情

  • 第十届自然周圆桌会议落地闵行区大零号湾,全球专家共话“新质生产力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


  • 新质生产力

    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

    2024年10月19日 

    10月19日,第十届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圆桌会议在闵行区大零号湾科创大厦会议中心召开,市、区相关领导同20余位专家汇聚一堂,共话“新质生产力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助力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科技创新引领绿色发展、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闵行样板、上海方案。


    活动特邀全国政协常委、农工党中央原副主席、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农工党上海市委原主委蔡威和“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活动发起人、发展基金会荣誉理事长左焕琛出席,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原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原副主席周汉民向本次活动发表视频致辞。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黄红、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柏国强、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鲍英菁等组委会领导,上海市闵行区委副书记、区长陈华文和闵行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张贤等区领导,以及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时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助理驻华代表马超德等特邀专家出席会议。

    会上,相关领导欢迎各位专家的到来并致辞。全国政协常委、农工党中央原副主席、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农工党上海市委原主委蔡威首先感谢左焕琛荣誉理事长提出举办“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活动的倡议以及多年来对这项事业的全心付出,并充分肯定了“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活动在全国和全球形成的示范引领效应。希望活动组委会能够不断总结经验、开拓进取,在新征程上更加坚定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把建设美丽上海摆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突出位置,勇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早日把上海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蔡威)

    “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活动发起人、发展基金会荣誉理事长左焕琛深情回顾了自然保护周活动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并感谢闵行区委、区政府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希望通过一年又一年的积累,把圆桌会议做成精品、打出品牌,紧密依托这样一个优质载体,做好相关的科普工作,以及政府的决策咨询工作,形成相应的行动方案建议;同时,把整个“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打造成上海乃至全国的一张“生态名片”,让绿色低碳和生态友好成为城市形象、品质和责任感的重要标志。

    (左焕琛)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黄红强调,在努力打造美丽中国上海典范的进程中,市科委聚焦建设上海国际科创中心的重要的使命,从科技引领的角度出发,加快推进绿色低碳科技发展和绿色技术银行发展,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深化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模型的技术应用来赋能生态环境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并打造上海科技节、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等科普品牌,做好公众科普教育工作,全面落实美丽上海建设的目标任务。

    (黄红)

    上海市闵行区委副书记、区长陈华文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到场领导和嘉宾表示了欢迎,同时感谢组委会将启动仪式和圆桌会议安排在闵行区举办。他强调,大零号湾正在大踏步向世界级科创湾区迈进,热忱欢迎各位专家走进闵行、深入了解闵行,为闵行区绿色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推动闵行区科技策源工作。区委、区政府将认真梳理本次会议相关成果,并应用到科技创新、生态资源、文化旅游、科普事业等一系列总体规划和协调发展之中。

    (陈华文)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驻华代表处助理驻华代表马超德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法国建筑科学院院士郑时龄作主旨发言。马超德博士指出,上海作为全球重要的河口城市,需要遵循国际大河河口城市自然、经济和社会规律,从长江流域的宏观尺度处理好河口与流域唇齿相依的关系、实施陆地和海洋的陆海统筹战略,平衡好两类生态系统的耦合关系,并从科技前沿的引领、管理模式的创新、提升公众的意识、加强国际的合作四个方面为全面推进美丽上海建设、共建清洁美丽世界、全方位推进相关措施的布局和落地实施提出建议。

    (马超德)

    郑时龄院士围绕“可持续城市和韧性发展”做了精彩分享。他表示,“可持续城市”既是逐渐发展的趋势和过程,也是发展的目标。“韧性城市”是能够适应未来的挑战、提升城市应对灾害的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对人口增长、更适宜居住、同时又可以提高生活质量的城市,所以低碳城市、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城市、适应气侯变化的城市,都属于韧性城市的范畴。郑院士援引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观点:看不见的和谐比看得到的和谐更美好。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就是既要创造看得见的和谐,也要创造看不见的和谐。为此,上海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如四川北路丰字型的区域更新项目入库方案提出了全生命周期管理概念,包括楼宇更新、商服升级、风貌优化以及品质提升等方面。在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背景下,区域更新将坚持功能重塑和风貌重现,打造新时代上海面向全球的窗口和名片。

    (郑时龄)

    随后,在发展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王小明的主持下,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政府部门,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等国内知名学府,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等科研院所,以及科技企业、国际NGO的中外专家都参与了会议讨论,结合自身专业和工作领域发表真知灼见,形成了大量关键性的咨询意见。

    (王小明)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程会强就加快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助力上海绿色高质量发展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表示,我国每年产生2200多万吨废旧纺织品,但是目前再生利用率只有20%。根据相关实验室研究数据表明,每使用1公斤废旧纺织品,可以减少使用0.3公斤化肥、0.2公斤农药、减少3.6千克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他认为,废旧纺织品本身既可以节污降碳,还可以缓解棉花和粮食征地的矛盾问题,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利用对助力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建设绿色循环低碳经济发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仅需要提高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率,还要建设系统化的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利用体系,加强废旧纺织品的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以制式服装为突破口推行生产者责任制,要加强废旧纺织品的全程监管,适时建立规范的废旧纺织品市场,建立完善上海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的法规保障,加强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利用社会层面的宣传引导,开展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的国际合作等。

    (程会强)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党委副书记汪光年从推动科教人一体化、绿色高质量等几个方面总结了长三角研究院近年来推动政产学研多维度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落地以及科技科技资源配置方面的成果,介绍了长三角研究院从高碳排放到清洁能源实现了跃升,布局了氢能源领域的科研体系,综合赋能氢能的产业的发展,并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提出了“必须坚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必须一体化推进教育人才体系的一体化发展”“必须支持整个社会形态的全面提升”等观点。

    (汪光年)

    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上海市海洋湖沼学会理事长、华师大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李道季就“塑料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从设计开始到回收循环都应将其利用起来。他指出,发展塑料循环经济是我们解决目前全球塑料污染的重要途径,并对新技术在塑料循环经济中的发展提出了希冀,认为大力推广塑料循环经济是未来彻底解决塑料污染问题的重要途径,也将为更好地利用这一伟大发明提供解决方案。

    (李道季)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总院专业总工程师钟律从城市基础设施的角色演进、绿色城市的基础设施与生态美学的融合、未来城市会构建更加复合型的实践、为空间定义的再出发等四个方面,阐述了把人文城市的温度赋予绿色基础设施、让绿色基础设施赋予生命力的观点,希望未来能够用精心的规划和智慧的管理,把技术转换成挑战的动力,真正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钟律)

    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副院长董立户对聚焦绿色、生态、环境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技术开发的工作发表了见解,通过分享“传感器搭载无人机搭配新型的检测设备的应用助力低空环境、大气污染的监测”“人工智能助力机动车尾气时时监管系统”“非粮食的合成生物技术助力秸秆焚烧污染以及塑料可降解难题”等三个案例对上海提高新质生产力布局及应用提出建议。

    (董立户)

    艾奕康环境规划设计(上海)有限公司执行总监、全球景观技术实践小组负责人李程,法国 MMA 协会会长蓝雅诺也在会议上对“新质生产力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从循环利用、生物多样性、公共信息、碳税管理、SDG系统因子等多方面为上海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国际智慧。

    (李程)

    (蓝雅诺)

    会上,闵行区相关科技企业代表也踊跃发言。上海碳索能源服务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上海碳之衡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于兵就新型工业化和新质生产力之间相互的促进和相互依存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绿色低碳、数实融合、新技术、新科技在传统工业领域的应用都有重要作用,大力发展以清洁能源、低碳产业集群、数字技术为典型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是推动工业企业开展绿色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落脚点,并从“应用创新的技术”“开拓数据要素的场景应用”两个方面对新质生产力助力制造业绿色高质量的发展提出建议。

    (于兵)

    会议最后,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柏国强作总结发言。他表示,本次与会的专家来自全球各地,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动植物园、高校、NGO等单位都有涉及,从不同的专业领域和视角进行分享,贡献了很多极具价值的观点、经验和建议。美丽上海建设、全面绿色转型,都要依靠科技创新的支撑。市委、市政府在上海科技创新中心体系框架下,对生态环境领域的科技创新提出了高要求,今天各位专家提出的建议,都是未来科技创新引领绿色发展、推进美丽上海建设中需要引起重视和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也是政府在落实相关行动措施时的重要参考。最后,柏国强副局长再次对中外专家分享的宝贵意见和建议表示感谢,同时也欢迎大家在金秋时节亲身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这座城市带来的美好,为共建美丽上海、美丽中国做出更大贡献。

    (柏国强)

    与会嘉宾都高度评价本次活动,并期待“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活动品牌越办越好、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强。

    (鲍英菁)

    (张亚雷)

    (钱杰)

    (邱靓)

    (沈康)

    (王天厚)

    (周海翔)

    (胡永红)

    (任文伟)

    (冷斐)

    (康杜娟)


    新质生产力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

    - 主办单位 -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

    上海市水务局

    发展基金会

    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