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举办“2015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活动的通知
-
各区县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各区县科委(科协)、教育局、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落实建设生态文明的国家战略,加强对广大市民和青少年开展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的科普教育,进一步传播“热爱自然、珍惜资源,学习关爱与分享,保护我们共同的地球家园”的理念,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和科普软实力,特举办“2015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
一、活动主题
永恒主题:记录自然、感受自然、揭秘自然、呵护自然
2015年特定主题:人与自然
二、举办时间
2015年4 月18日至24 日
三、主办单位
指导单位:
上海市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
主办单位: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
承办单位:
上海科技馆
上海科普教育促进中心
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
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
上海市旅游公共服务中心
协办单位:
解放日报、新民晚报等
由活动主办单位组成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活动组委会,下设秘书处,负责日常工作的开展。
四、活动理念
(一)构建平台、积聚资源。旨在把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打造成一个大平台,把有志于这项事业的各方力量及优势资源汇集于此,多元化共同参与主办承办,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提升上海在自然保护方面的科普软实力。
(二)普及惠民、互动参与。利用与“自然保护”主题相关的特色活动,增强与市民、青少年的互动,增加市民尤其是青少年的自然保护意识与实践能力,利用宣传及活动的基层化、普适化,进一步达到全民知晓、全民参与的目的。
(三)国际化、高水准。借助连届举办契机,逐步把一批重量级的高水准的国际组织和机构吸纳到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这个大平台上,凸显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在自然保护方面的引领作用和影响力,使运作更专业、影响更扩大。
五、活动内容
(一)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启动仪式
2015年4月18日在上海自然博物(上海科技馆分馆)举行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启动仪式,形象大使宣读“人与自然友善行动倡议书”、首批自然资源特色旅游线路开启、各项主题活动启动、首届名人讲坛启动等。
(二)名人讲坛
邀请在国内外、业内,具有高知名度和影响力或有独特经历者作为报告人,分别到本市高校、中学、科技园区、社区、科普类主题场馆等,进行巡回宣讲和面对面的互动探讨。以 “人与自然”为主题,与公众分享保护自然的经验,共同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三)青少年主题活动
围绕“人与自然”的主题,结合传统项目与创新项目,打造青少年主题活动板块。赏趣自然,通过摄影镜头以青少年独特的视角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笔记自然,青少年以日记的形式观察、记录和认识大自然;探究自然,上海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特色学校展示;心怀自然,以绘画和书法征集大赛的形式,“最自然、最生活、最心动”地反映国内外青少年关注自然的内心世界。
(四)自然电影展映活动
以科普教育基金会、科技馆等现有的影片资源为主,引进国外与主题相关的片源,活动期间在科技馆和自博馆以及相关场馆展映。同时线下将10部与本次活动主题相关的电影制成数字影片分发到各高校、中小学和各区县社区活动中心等,扩大活动影响力和活动受益面。
(五)“足迹”旅游公益活动
以上海市旅游公共服务中心为实施主体,秉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立足上海、辐射江浙,在区域范围内开设4大类8个科普旅游景点。分别为:科普场馆类—自然博物分馆、辰山植物园、长江河口科技馆;湿地公园类-崇明东滩湿地公园、溱湖国家湿地公园;地质公园类—石公山;生物圈类—天目山、山沟沟等,开展足迹旅游公益活动。
(六)3D打印创意大赛
以上海科学院、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3D打印技术创新中心、上海大学等单位为实施主体,联合有关专业单位、校外教育机构等共同开展3D打印创意大赛。参赛作品以“热爱自然、珍惜资源、学习关爱与分享、保护我们共同的地球家园”为理念,突出原创性、创新性,自即日起面向全社会广泛征集。
(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科普摄影展
以上海市摄影家协会为牵头单位,以“记录自然、感受自然、揭秘自然、呵护自然”为核心内容,通过人与自然相容相生的和谐关系、保护生态环境、自然生态家园建设、自然保护科普活动等不同角度,用摄影的形式真实形象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
活动周期间,七大主题活动分别在科普场馆、高校、社区、园区等地方开展,同时利用各类媒体开展 “国际珍稀保护动植物有奖问答和作品征集”、“会徽会标征集”、“形象宣传大使”等活动,让更多市民知晓并参与。
六、活动要求
(一)各区县和各有关单位要从关注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予以重视,加强领导,宣传发动;认真组织,积极支持;市区联动、主办承办或积极参与市级活动;
(二)响应“人与自然友善行动倡议”,发动辖区内的市民群众、社区居民、青少年学生、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员工等,“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以我所能,友善自然。人人宣传一次保护自然的理念,人人践行一次保护自然的行动;
(三)各区县、乡镇街道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和优势特色,广泛开展因地制宜、小型多样、就近便捷的基层活动,如:培训讲座、科普论坛、展览展示、文艺巡演、主题实践等。打造品牌项目,推介特色活动,推广典型经验;
(四)市、区县、乡镇街道要加强统筹协调,整合各方社会资源,做好舆论宣传工作,充分利用户外和广场广告电子屏和社区各类电子触摸屏,扩大活动效应与影响力。认真做好经费及安全保障,切实推进活动扎实开展,取得实效。
七、经费安排及表彰奖励
(一)区县、乡镇街道和基层单位的活动经费自行解决,市级各项活动经费由举办单位承担,并争取社会各界资助。
(二)组委会根据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对成绩显著的区县和单位给予表彰。
2015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组委会办公室设在上海科普教育促进中心,地址:淮海中路1634号501室,网址:www.kpjy.org.cn,联系人:李静俊,联系方式:64332556-17,传真:64330994。邮箱:ljj@shkepu.gov.cn。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
二〇一五年一月二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