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启动仪式
活动时间:2017年10月21日上午
活动地点:上海科技馆
主办单位: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组委会
活动内容:直播尚未开始
参与方式:关注“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微信公众平台,第一时间了解相关资讯及门票获取方式。
活动时间:2017年10月21日上午
活动地点:上海科技馆
主办单位: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组委会
活动内容:直播尚未开始
参与方式:关注“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微信公众平台,第一时间了解相关资讯及门票获取方式。
活动时间:2017年10月21日9:40-17:00
活动地点:上海科技馆
主办单位: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组委会
活动内容:全球在业内具有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名人大咖汇聚上海,从水资源保护、动植物研究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研究、城市湿地建设、城市生态规划等自然保护各领域,与公众分享保护自然的珍贵经历、宝贵经验和最新成果,共同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参与方式:关注“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微信公众平台,第一时间获取报告人、演讲主题、场次安排和报名参与方式等具体活动信息。
活动时间:2017年10月22日
活动地点:崇明生态岛
主办单位: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组委会
承办单位:崇明区科学技术委员会 崇明区科学技术协会
活动内容:全球在业内具有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名人大咖齐聚崇明生态岛,以“城市中再造自然”为议题举办第三届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名人讲坛”圆桌会议,通过交流与研讨共同探索自然保护新课题,进一步达成深入合作和资源共享。
参与方式:关注“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微信公众平台,第一时间获取相关活动信息。
活动时间:征集期——2017年6月-9月
展示期——2017年10月21日-27日
活动地点:上海科技馆(公开展示)
主办单位: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组委会
承办单位: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上海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上海市植物学会、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博物馆、上海植物园
活动内容:寒来暑往,冬眠夏鸣;草木荣枯,四季更替。孩子们,让我们一起走出教室、迈出家门,用笔、用心、用行动去探究大自然的种种奥秘吧~“人与自然——探究”青少年主题活动共分为三大版块,其中“笔记自然”鼓励青少年自己动手做一份图文并茂的自然笔记,更好地观察自然现象和物种特征;“美化自然”即开展青少年家庭盆栽评选活动,鼓励青少年自己设计、制作、养护盆栽;“呵护自然”即以学校或区为单位开展“生物限时寻”行动,引导青少年了解动植物种类和特征,探究它们的生活习性和对生态的重要意义。
参与方式:市民群众可于2017年10月21日-27日期间前往上海科技馆,参观“人与自然——探究”青少年主题活动优秀作品展示,支持孩子们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行动。
活动时间:2017年7月-10月
活动地点: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
主办单位: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组委会
承办单位:上海科技馆(含上海自然博物馆)
合作单位: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上海滑稽剧团
支持单位: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活动内容:“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这些描绘自然万物的诗词,用上海话吟诵是不是别有一番韵味?“马门溪龙、黄河古象、獐、非洲狮……”这些上海自然博物馆内的经典展品你都能用上海话念出来吗?别犹豫,“上海闲话讲自然”活动期待你的参与!活动以沪语为文化媒介,通过自然主题诗词朗诵、配音、歌舞剧、脱口秀等形式展现上海乃至世界生态发展变化的历史,是一次自然与文化、与科学的深度融合。
参与方式:关注“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和“上海自然博物馆”微信公众平台,参与线上线下各项活动。
活动时间:2017年10月
活动地点:各科普场馆与科普教育体验基地
主办单位: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组委会
活动内容:自然保护周期间,全市各家科普场馆与科普教育体验基地将陆续推出自然主题特色活动,市民可根据相关活动安排前往体验。
参与方式:关注“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微信公众平台及相关场馆活动信息,第一时间获取活动资讯。
活动时间:征集期——2017年5月1日-8月15日
展示期——2017年10月21日-27日
活动地点:上海怡丰城一楼(闵行区七莘路顾戴路交汇处)、中国航海博物馆、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
主办单位: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组委会
承办单位:闵行区科学技术协会
活动内容:以展览的形式充分展示社会各个年龄层的摄影爱好者用相机镜头记录的人与自然相互依附的和谐状态。目前已收到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稿件,通过层层遴选将评选出百幅优秀摄影作品进行公开展览,欢迎广大市民于10月21日-27日期间前往上海怡丰城一楼近距离观摩!
此外,市民还可于10月19日-10月30日前往中国航海博物馆,观看历届自然保护周主题展优秀作品精选。组委会还将与阿拉善SEE公益机构合作,共同举办“人与自然——劲草生物多样性”主题摄影展,市民可于10月21日起的一个月内前往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观展。
参与方式:市民可于活动期间自行前往以上活动地点,进行实地参观。
活动时间:2017年10月21日-27日
活动地点:上海科技馆、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上海长江河口科技馆、崇明生态科技馆、中国航海博物馆、上海电影博物馆、松江区科技馆、辰山植物园、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主办单位: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组委会
承办单位:上海科技馆
活动内容:带领久居现代化城市的广大市民足不出沪就能欣赏前所未见的自然奇观、体验超越想象的自然之旅。近30部精彩纷呈的科普特种电影将在上海科技馆、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上海长江河口科技馆、崇明生态科技馆、中国航海博物馆、上海电影博物馆、松江区科技馆、辰山植物园同时展映,这些科普场馆和科普教育体验基地内的高科技特效影院带您“上天入地”;全市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将免费放映国内外优秀科普大片,方便市民就近观看!
参与方式:关注“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微信公众平台,及时获取活动最新排片信息。
活动时间:2017年9月-10月
活动地点:全市各旅游咨询点及“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官网
主办单位: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组委会
承办单位:上海市旅游公共服务中心
活动内容:9月2日起公众可登录“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官网参与自然科普知识有奖竞答活动,在上网答题、查阅过程中学习和传播自然知识。参与者共需完成五道选择题,全部答对即可参与抽奖,中奖名单将于每周五在活动官网、“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微信公众号、“上海科普”微博同时公布,请密切关注以上平台。自然保护周期间,欢迎广大市民前往全市各旅游咨询点领取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相关活动宣传品!
参与方式:登录“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官网,进入活动专题页面即可参与有奖竞答活动。
活动时间:征集期——2017年6月20日-8月31日
展示期——2017年10月21日-27日
活动地点:上海科技馆(公开展示)
主办单位: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组委会
承办单位:崇明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崇明区科学技术协会
活动内容:本次大赛不分年龄、不分专业,社会各界人士均可参加,目前已收到大量投稿作品,记录了自然万物、人与自然和谐之美、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并行的精彩瞬间,更有不少市民前往崇明生态岛取景拍摄,掀起了一阵“全民随手拍”的热潮。从大赛中脱颖而出的优秀作品将在上海科技馆进行公开展示,欢迎广大市民前去参观!
参与方式:关注“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微信公众号,将手机拍摄的图片(一幅或一组)通过微信发送给公众号并附带文字说明(发完图片后即发一条文字说明,须包含照片名称、拍摄时间地点、手机型号、作者姓名、联系方式)。也可于2017年10月21日-27日期间前往上海科技馆观看优秀作品展。
活动时间:2017年10月27日下午
活动地点:苏州河梦清园环保主题公园
主办单位: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组委会
承办单位: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中福会少年宫
活动内容:
1、自然作品展:在苏州河梦清园环保主题公园开展“川流上海,我心中的美丽小河”优秀摄影作品及百米长卷绘画作品展,真实反映“河长制”建立后,全市中小河道综合整治情况,展示河道治理成果,欢迎广大市民前去参观。
2、绘本首发式:10月27日将举办“川流上海,我心中的美丽小河”上海中小学生摄影绘画征集活动颁奖仪式暨《水生植物绘本科普画册》首发仪式,进一步普及、宣传生活中常见的水生植物。
3、趣绘梦清园:以“梦清园”为自然课堂,组织青少年学生在专家讲解与指导下边体验边绘画,最终形成“梦清园集锦图”。
4、承诺签名墙:参加活动的学生、教师、环保志愿者、家长都可以在签名墙上承诺留言,为上海的水环境保护事业献计献策,或者承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极参与绿色行动,支持环保公益。
5、基地大展示:参与者通过扫描现场二维码签到,即可进入“梦清园”及本市其他市级环境教育基地的介绍页面(H5呈现)了解更多内容。
参与方式:关注“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微信公众平台,及时获取活动最新资讯。
活动时间:2017年10月21日-27日
活动地点:环城绿带、辰山植物园、上海动物园、上海植物园、共青森林公园、崇明东滩、上海生活垃圾科普展示馆及相关公园和社区
主办单位: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组委会
承办单位:上海市公共绿地建设事务中心、浦东新区环境保护和市容卫生管理局
活动内容:市民群众可报名参与“人与自然——生态践行”活动,以健步行的方式走进“环城绿带”这一城市绿化系统建设中占据重要位置的生态载体,亲身体会其对城市的生态作用、景观作用及社会作用。活动期间,全市各公园绿地将配套开展蝴蝶展、秋季花展、科普游园、野外观鸟实践、湿地生态游戏等活动,广大市民可根据相关活动安排自行前往体验。
参与方式:关注“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微信公众平台,及时了解活动最新资讯及报名方式。
(一)启动仪式集体出发
启动仪式时间:10月22日(启动仪式当天)上午10:30
启动仪式地点:东平国家森林公园
参与活动人数:200人左右
人手装备:一套寄语卡(可凭此免费进入相关生态景点)、一支签字笔、一瓶水、一份保险。
活动内容:崇明分会场将随着“共创生态崇明,探寻绿色家园”定向活动的启动拉开序幕。活动参与人员于10月22日上午9:30集合签到,签署免责协议书,并领取相关活动装备。启动仪式结束后,活动参与人员在崇明区各生态站点进行自然生态探索,到达站点后需找到与寄语卡上的图片对应的景点并与该景点合影,同时在寄语卡上写下想对自然说的一句话。活动结束后将拍摄的景点合影及寄语卡(写有想对自然说的一句话的一面)上传至“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微信公众号,参与后期人气投票。
(二)绿色践行活动
活动时间:2017年10月23日-27日
活动地点:各相关生态站点
参与对象:社会公众
活动装备:一套寄语卡(可凭此免费进入相关生态景点)
活动内容:充分整合和调动崇明区东滩湿地公园、东平国家森林公园、西沙湿地公园、明珠湖公园、崇明生态科技馆等具有地域特色和优势的自然科普资源,带动全城百姓走出家门、亲近自然,共同实践“热爱自然、珍惜资源,保护我们共同的地球家园”的理念,实地感受崇明区生态修复工程的重要意义、实施规模、科技创新和取得的成效,以及这座生态岛独特的民俗文化底蕴,增强广大市民对大自然和城市生态的保护意识。
参与方式:市民可关注“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微信公众号,发送“崇明绿色践行+姓名+联系电话”至后台,即可报名参加。市民接到工作人员确认电话后自行前往崇明区科委、科协或上海科普教育促进中心领取一套景点寄语卡。参与者需在活动周期内自行到达相关站点,并在站点前拍摄一张寄语卡(写有想对自然说的一句话的一面)以及一张自己与景点的合照,将拍摄的照片上传至“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微信公众号,参与后期人气投票。
活动时间:2017年10月21日下午13:00—15:30
活动地点:青西郊野公园
活动内容:以亲子家庭为单位,在青西郊野公园沿大莲湖徒步3公里,认识湿地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的习性等,诠释“记录自然、感受自然、揭秘自然、呵护自然”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
1.自然问答 掌握新知:在“自然艺术”、“自然体验”两站,小组抽取问题,答对4/5题便可以进行活动。
2.自然观察 探究植物:湿地水上挺拔的叫什么树?估计成活多少年?对湿地起到什么作用?这些充满趣味的奥秘在行走保育区的过程中都会一一揭晓,快快进入保育区,打开你的五感去探索吧!
3.自然发现 :来到观鸟屋,体验一下做个小小自然科学家,通过望远镜观看在湿地飞翔的鸟类,看哪个小组观察到的鸟类多?完成任务才能过关哦!
4.自然体验 :亲子游戏相信孩子和爸爸妈妈都玩过吧?但这次玩的可是有些特别哦!因为我们要玩的是亲子“生态游戏”——这个游戏将让我们可以像候鸟一样开启身体内WIFI的镭达哦!(诺亚方舟:用动作扮演卡片上的动物,并寻找自己的伙伴)
5.自然艺术:你知道使用手帕是非常环保的行为,但你觉得手帕很土不喜欢用?没关系,在这里,我们教你如何用自然物来创作带有自己独特印记的手帕,这样就可以每天带着一幅“艺术品”出门,既可以当头巾、围脖、腕巾,也可以擦汗、洗脸、净手……很酷吧!
6.自然实践 :DIY一盆铜钱草或任一植物并带回家。
7.自然作画 美丽家园:以家庭为单位,在大自然中现场作画,描绘你看到的青西郊野自然风光或青浦美丽家园。
8.自然呵护 :完成蒙目前行拓展,然后找一棵合适的数,为它装上“眼睛”,拍照上传。
主办单位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上海市环境保护局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 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